人生沒有最佳選擇
有關本新聞標籤
文章 激勵文章


信件已寄出,盡快回覆您!

公開


人生沒有最佳選擇

簡介:人生沒有最佳選擇!徬徨時,要用「直覺」取代「比較」(教育,職場,人生) - 職場力 - 職場修練 - 商周讀書會 - 商業周刊

標籤:文章 激勵文章
時間:2014/12/17 上午 12:04:23
查閱:680 次

我們通常什麼時候最煩惱未來就業的問題?據說是在國三、高三、大四、工作第3年、工作第15年時。國三、高三、大四是煩惱該繼續升學,還是直接就業;工作第15年則是思考究竟要在公司工作到何時,如果離開要去做什麼等第二人生的規畫問題;而工作第3年30歲上下的人,則是把握最後一次換工作的機會,並認真思考未來的可能發展。也因此,30歲上下來找我諮商的,不外乎都是工作與未來的問題,他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: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最想做什麼。」

我們一生中會面臨無數次選擇,但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並不多,尤其現代年輕人必須面臨比我年輕時更多的選項,難免感到徬徨、不知所措。根據2012年的統計,登錄在韓國就業網的項目就高達11,655項,相較於2003年只有7,980項,10年內足足暴增3,675項。再來看擇偶問題,30年前25歲上下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已婚,即便有些較晚婚,但很少不婚的;但這些年來,連適婚年齡都已沒有固定標準,不婚的情況與日俱增,加上國際通婚案例增加,挑選伴侶的範圍相對擴大;也就是說,以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,像結婚、生小孩等,現在都已變成可以選擇要或不要的選項。

選項過多,反而成為詛咒

有選擇自由這件事,原是一項祝福。在過去以身分決定一切的年代,職業、婚姻、生活方式都早已命定,比起個人的夢想或意志,投胎在哪一個家庭更能決定妳的一生;相較於傳統社會,如今能夠自由選擇工作、伴侶以及未來,實在是十分幸福的事。但是選項過多反而成了一種詛咒,因為

當我們做出一項選擇時,也等於要放棄更多選項

;我們在選擇一項工作的同時,也必須捨棄其他數萬份工作的機會,而當捨去的選擇越多,就會對自己最終的決定寄予更高期望,可想而知,失望值也會同樣升高;對自己的選擇後悔時,便會出現「當初我要是選別的就好了」的念頭。最終,不論做任何決定,都會越來越難感到滿足。

選擇專家希娜.艾恩嘉(Sheena Iyengar, 1969-)曾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,她追蹤11所大學五百多名學生找工作的過程,發現有強烈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,會把履歷投遍各家公司;反之,容易因小事滿足的學生,只會投遞給特定幾家公司。幾個月後,分析兩者的就業結果發現,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比容易滿足的學生,起薪高出兩成,但是對求職結果的滿意度卻明顯較低;因為他們一想起過去投過履歷的公司,就容易出現後悔的念頭,想著「當初要是選擇另一家公司就好了」。

選擇的自由這件事本身,已經無法再給我們帶來幸福。

或許成功將取決於妳所做的每一項決定,但幸福絕對是取決於妳用什麼心態來接受每一項決定。

不要等做完所有比較才決定

30歲年輕人眼前正擺著工作或伴侶等人生重大選項,他們想把無數個選項做過全面分析比較後,再做出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。可惜的是,當我們把人生攤開來看,20、30歲時所做的決定,幾乎難以判斷是否為最佳抉擇。因此,沒有什麼舉動會比計算所有選項還要來得不智了。

就像登山時,在妳朝山頂一步一步攀爬時,不會知道自己究竟爬到哪裡,只會看見眼前的樹木、花草以及石頭。直到抵達某個定點能夠看見遼闊風景時,才能確認自己目前已經走到了哪裡、從哪一條路爬上來,以及爬了多高。爬到下一個山頭時,就會看見原本看不見的風景,體會從未體會的感受。選擇也是同樣道理,我們必須在很久以後,才能回頭確認那些選擇帶領我們到了何方。

幾年前離開人世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(Steven Paul Jobs, 1955-2011),大學只讀6個月就辦了休學,徘徊在學校附近時,他注意到里德學院布告欄及長椅上的文字,於是開始旁聽學院的終生教育講座,學習字體設計。10年後,他將當時所學的字體設計應用在麥金塔電腦,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,但他說自己萬萬沒想到,過去所學的字體設計最後會拿來這樣使用。就像賈伯斯一樣,當下不知有何用處的事,日後卻很有可能邁向成功。

年輕時的選擇也是如此,眼前只見樹木與石頭而非整座山,因此沒人知道現在的決定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,更何況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將所有方案一一檢視過再做決定,

每個人不過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下,努力做出智慧的決定罷了

。所以請拋棄所有選擇都必須先比較過再做決定的念頭吧。

----------文章 其他相關新聞


吃不了老闆的苦,就不要做老闆的夢

這就是22K工資

哲理故事:功到自然成